我被青春閃了一下腰
(作者:曲靖市委辦公室 張建剛)
生命就像一條蜿蜒悠長的河流,青春年少正是河水漲潮的洪泛期,渲騰的浪花一次又一次浸濕了我的記憶,泛起一圈又一圈漣漪。
30年前的五四青年節,我光榮地加入了共青團。宣誓后,我代表新團員面對全校師生發言,激動得聲音明顯發抖,借助麥克風,鏗鏘的誓言在校園上空回蕩。之后的歲月里,每一次搏擊風浪的天空下,都激蕩著青春的旋律;每一個勇毅前行的足跡中,都飽含著奮斗的艱辛。而大學時光,更是我人生中永遠值得追憶的美好歲月。那些關于理想、青春、友誼、良師的印記,永遠鐫刻在心底,久久耐人回味。
作者(左二)手執喇叭當好宣傳號手
【恰同學少年】
父親是木匠,1993年9月我第一次出遠門求學,手里提著他為我精心制作的紅色木箱。在父母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我獨自踏上旅程。邁進大學校園,并不等于進入保險箱,今后的人生道路要煥發出別樣的風采,還需自己去努力打拼、創造。我對大學生活充滿激情,顯然不會安分守己讀死書,更熱衷于四處奔波求新知。不懼風雨,不畏艱險,我以飽滿的熱情,努力向前沖沖沖。
我來自農村,與城市里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習慣上存在不少差異,我用左手吃飯、勞動,老覺得有人盯著我的缺點,與同學相處躲躲閃閃,格格不入,心存自卑感。從入校軍訓第一天起,我扭轉心態,以陽光熱情、踏實勤奮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并很快贏得了同學們的認可,迅速融入曲靖師專這個特殊的大家庭,隨即被班主任李建新委以9301班團支部書記。
我的大學生活基本處于奔跑運動狀態,通過鍛煉增強體質,既改善了體型又緩解了壓力還贏得了自尊。學校特意安排了體育課,由體育系的專業老師執教,我發揮一米七五的身高優勢,重點玩好藍球和鉛球,堅持早操跑步,在冬運會上,我用左手投鐵,拿過全校第四名的中上成績,因為前三名全被體育系的專業選手包攬。頒獎時項友源老師高度贊揚我的拼搏精神,開玩笑說,要不要轉到體育系專業學習兩年,弄個跨界的雙學位。
有人閑話曲靖師專育人標準偏低,學生像萬精油,哪里需要哪里抹。我卻不以為然,師專的畢業生遍布城鄉,踏實適用,不少成為教育戰線上的中堅骨干,為學校增光添彩。
求學期間,有幸遇見不少良師益友。我由衷崇拜中文系郭大話、文松兄、張詩人、楊白勞等名師。郭興良先生在過京城讀北師大,是創校元老,真正的高材生。他常年穿著短袖白襯衫,有露膘的嫌疑,但身體健壯、生活節儉,可見一斑。他講話大口馬牙,侃起元明清文學滔滔不絕,沒完沒了,經常延時拖課,同學們賦予他郭大話的尊號。張永剛先生對文學社團關愛有加,每次請他為刊物寫序言、為社員搞講座,他都有求必應,無償服務。至于那個滿頭銀發的楊白勞忘了他的真名,鑒賞古典詩詞時手舞足蹈,咂舌不斷,惺然陶醉。
隔壁是英語系宿舍,有個名叫夏本科的同學卻考了個???,深覺屈才,于是抱個吉它以其富有磁性的歌喉向藝術系的同學叫板。戴深度眼鏡的浦紹華與政教系的陳洪金改稿時經常為詩歌創作理念爭論不休。弄得我主持會議左右為難,只好不斷續水以掩飾窘態。
師范院校對“三筆字”(毛筆字、粉筆字、鋼筆字)的訓練極為重視,每周專門安排了書法課,毛筆字側重于中國古代趙顏柳歐四大楷書名家的字帖,任選一種作為范本臨摹。我先師從儲欣木先生學習顏楷及二王行書,他退休后,我又師從毛建橋先生學習歐楷??上驳氖?,入校僅半年,在當年底舉辦的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書畫大賽上,我以一幅《采桑子·重陽》楷書作品,榮獲書法類學生組一等獎;以一幅偉人素描畫像,榮獲繪畫類學生組一等獎,這次參賽大大激發了我學習書法和美術的熱情。當時獎給我的禮品是《紅樓夢》等四大名著和《古文觀止》》等典籍。
作者(中)與舍友合影
【學習至上】
大學是個筑夢的地方,我把好好讀書永遠擺在首位。對于各科學習,我從來不敢馬虎,但不枯坐苦讀,而是尋求知識和能力的雙向突破。沒有堅實的地基何來聳入云天的高樓大廈,我珍惜每一次汲取知識的機會,對學校安排的專題講座從不缺席。
高考前為拿到大學的入門券,除了埋頭刷題背課本,基本沒有時間看課外書,當時風糜大街小巷的《乾隆微服私訪》《天龍八部》也無暇觀看。我自知先天不足,于是一頭扎進書堆,廢寢忘食地閱讀,博聞強記,努力拓寬自己的視野,為踏上人生征途蓄積力量,準備踏踏實實當一名合格的農村初中語文教師。
第一次進入圖書館,我懵住了,那么多書,拼命讀也讀不完。因時間和精力有限,權衡之下,有些書只能瀏覽目錄、序跋,不求甚解。只有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相關的書籍分類掃蕩一遍,對重點篇目詳加閱讀。尤其是寫畢業論文期間,周末節假日基本都泡在圖書館,扎扎實實圓了一次讀書夢??蓢@我讀書太遲,也成了晚熟那一類人。
離家不足一年,1994年6月,父親因咽喉持續腫痛以至無法飲食,急匆匆到曲靖地區醫院做手術。在手術室外漫長的等待中,我從母親口中得知陸良發生天然氣井噴泄漏引發漫天大火,燒了半個多月,在二十多里外的家鄉板橋都能聽到嘯叫聲,夜晚更是火光沖天,照亮半邊夜空,仿佛陸良多了個太陽,潸亂了白晝黑夜。父親術后一周就能吃流體食物,他恢復語言功能,說的第一件事便是天然氣引發的大火,還問我有沒有找女朋友啦。進入大學感覺自由輕松了許多,看什么課外書也沒人限定。但是師專要上晚自習,常被其他高校譏笑為超級高中,但我心里默認,把晚上閑逛的時間集中用來強化訓練教書育人的本領,沒什么不好。說到我學習上進考前十名每月吃60元的一等生活補貼,父母自然高興,夸贊說黨的政策好,讀書就能吃上國家糧。提到我加入文學社,愛上寫詩,這對大字不識的父母來說,卻無從言語。倒是我當團支部書記引起父母的好奇,詢問我是不是像大隊書記帶著一黨人搞勞動生產,我略作糾正說是帶著一幫同學抓學習。
我擔任學生會學習部長后雜事太多,主動辭去了班級和中文系的職務。一心撲在學習上,率先垂范,作勤于學習的帶頭人。我對修辭學情有獨鐘,對陳望道、宗廷虎、駱小所、王文松等前輩的論著有聞必讀,我的畢業論文《立錦格修辭初探》破例刊登在本校學報上。
每個寒暑假期,我都注重社會調查,寫成多篇社會實踐報告,記得我寫的一篇關于農民工進城造成農村留守兒童就學和孤寡老人贍養缺失的調查報告,切入社會實際問題且有獨立思考,引起學校團委高度重視并評為特等獎。隨后兩年全面開展的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評優活動由我組織初評,并積極撰稿投報團省委主辦的《青年與社會》《曲靖報》等報刊。從此,我對文學創作與評論堅持不懈。后來我曾當選為曲靖市第一屆青聯常委,主要承擔文化宣傳工作。
作者(二排右一)當選為曲靖市第一屆青聯常委
【另辟蹊徑】
進入大學,有的安份守己讀書,提高學習成績,多掙獎學金;有的活潑好動,四出奔忙,增長見識。我屬于后者,積極參加學校社團活動,披荊斬棘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我主動報考書法、美術興趣班。還參與了學生會工作,以歷練自己,提高綜合素養,積極適應社會需要。
當時曲靖師專還沒有設立美術系,但美術專業教師石明剛和寧德晉聯手招收兩年制美術興趣班,全校各系數百名新生自愿報名考試,最終30名考生脫穎而出。我畫的伏爾泰頭像素描造型準、明暗關系處理得當,引起老師關注,被任命為美術興趣班班長,經過兩年嚴格專業訓練,我的一幅畢業創作《漁舟唱晚》被學校美術室收藏。我始終保持對藝術的專注力和探索力,幾十年來,沉醉其中,樂此不疲,也算是雅好吧。有益的愛好就像是清晨照進窗戶的第一縷陽光,讓我感受到生活的溫暖與美好,這是一種最純粹的快樂。
進入學生會倍受同學議論,譏諷為不務正業,但我樂在其中。我最先是以宣傳干事入會。食堂西側的8個宣傳櫥窗,從文章選取謄抄,到插圖和刊頭畫,全部由我一手搞定,每次更換內容需16張大白紙,利用課余時間需一周才能完成,有時加班到深夜,宿舍已關門,我只好在辦公室用桌椅板凳搭個簡易床過夜。白天,當看到同學們邊吃飯邊圍著櫥窗閱讀我的“作品”時,心中升騰起一種勞動被認可的自豪感。
擔任學生會宣傳部長,讓我有了提前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學校從藝術系、體育系、物理系、中文系等抽調三四十名特長鮮明的學生,組成大學生社會實踐團,利用寒暑假分別到沾益播樂、馬龍月望、麒麟小坡等革命老區和貧困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為民服務活動,社會實踐團每到一地,以學校為據點,分別到貧困村寨為老百姓修理電器、文藝演出和科普宣傳。我任宣傳組長,負責與地方機關、學校、村組的聯絡以及和修理組、文藝組的綜合協調,并撰寫活動文案,收集整理活動圖片資料。每進一村,選取稍平的墻面,用掃把蘸著石灰漿刷上“學文化,學了文化本領大”“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少生兒子多養豬”等宣傳標語,通過走村串戶社會實踐,對農民所盼所需所思所想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回到母校分享成長故事
【激揚文字】
大一時,我加入文學社最早發表的是一首小詩。在《青鳥》中表明不卑不亢的生活態度。第二個學期,我竟然懵懵懂懂被推選為學校百花文學社的社長,主編《溪流》純文學期刊。那時沒有電子郵箱,隔三差五我就帶著一眾社員的習作手稿,以忙碌的身影,行進在寥廓山下,麒麟城中,多次登門拜訪報社、文聯、電臺的編輯,推薦發表社員作品。
到我任社長時,百花文學社剛好創辦十周年,隨即策劃了創刊紀念系列活動,特意推出了一本紀念???,還邀請到曲靖知名學者、作家為社員們舉辦講座,贈閱作品集等。我們的社刊《溪流》,為節省開支,每件作品的文字錄入,是我和物理系的周劍昌潛伏到教研室機房,在PC機上熬夜用一個個字母拼打油印出來的。出刊前的版式設計和插圖全由麗江來的眼睛哥張純黠搞定。
邀請地區文聯唐似亮先生給社員們講寫作課時,我順著阿詩瑪、空司、真寶大酒店,再往環東路,費了好大周折,才找到《珠江源》雜志標注的南寧小區住宿院內。在這里我第一次認識書法家、文聯主席李自華先生,順便把一疊社員作品投給《珠江源》。臨別時,他給了我一本剛出版的《李自華硬筆書法》,唐似亮先生給了文學社3捆《大路歌》,我舍不得打車運書,從文聯把書提到學校,書帶把我的兩手都勒出血印。之后老鄉小聚時,毛建橋老師也跟李老師推薦說,我在書法方面悟性好,進步快,是可塑之才。每到假期我就跟隨大學生社會實踐團深入鄉村搞文化宣傳,把老師教給我寫大字抄墻報的本領應用到實踐中去。
文學社適時組織開展征文、演講比賽、詩歌朗誦、郊游等活動,還邀請張永剛、陳建順、張廷憲、李淑瓊等老師給社員們做專題輔導,提高藝術修養和寫作能力。
畢業后,不少社員都沒有荒廢文學創作。浦紹華在基層教書,堅持在低處尋找詩意的創作觀,筆耕不輟,作品散見于《星星》《詩潮》《上海詩人》《散文詩》《邊疆文學》等,已出版詩集《石頭開花》與《紅山楂》。詩歌編輯陳洪金回到麗江永勝,一直堅持寫作,已出版五卷本個人文集,他創作的詩歌、散文、小說,不亞于中文系的水準,已躋身云南知名作家,讓我這個打醬油的社長引以為傲。
盛傳中文系在學生會有五杰一一念穎的普通話,王瑾的演講口才,王燕妮的歌聲,王平永的書法,敝人的畫作也后來居上,忝列其中。臨近畢業的一次集會中,王燕妮的一首《祝你平安》,唱得我心都碎了。王平永卻把行李丟過圍墻,到隔壁的曲靖一中任教去了。聽說念穎回機三廠后又調省直某部門當播音主持。王瑾改弦更張,當了筑路工程師。留下我收拾文學社的殘局,最后與文學若即若離,在新聞宣傳戰線上勞命奔波。
作者接受媒體受訪時在曲靖師院桂濤聲雕塑前留影
【選修課】
哪個少年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只因我家境貧寒,求學惟艱,對學姐心生愛戀也不敢表露。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四肢健全,頭腦發達,沒有吃不下的苦,缺了戀愛這堂課也不算什么。
戀愛是大學生活中的一門選修課,但絕對不是大學生活的全部。關于愛情和婚姻,我是迷惘和慌恐的。我沒有足夠多的時間花費在卿卿我我中,也沒那個經濟實力為戀愛買單。這不是矯情,是實際,我來自農村,家里正在為湊給我學費而東借西找,我不能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去揮霍。對戀愛想一想是可以的,我也曾暗戀過心儀已久的女生,但就是不敢行動。我更樂意在書籍的海洋中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文學里觀瞻豐富、深刻的愛情。
針對戀愛問題,六名舍友在臥談時編出順口溜:老大就地取材,老二目光向外,老五空談哲學,老六引進人才,可憐張三李四,常被女生傷懷。確實,我木訥拘謹,不敢越雷池半步。倒是在體育運動中我放得開手腳,曾經頭頂烈日,光著腳丫,與江永泉在藍球場上單挑對決,揮汗如雨,輪番爭斗,難分伯仲。
曲靖的幾所公立學校各有特點,學兄學姐們常會開導新生,跳交誼舞要到師專,混飯吃要到師范,撩妹要到衛校財校,長知識學經驗要到教育學院……。尤其是學生談戀愛永遠是個熱門話題?;ㄇ霸孪?,成對相依的不在少數,但畢業后成功走向婚姻殿堂者寥寥無幾。如今在大學校園里談戀愛極為普遍,甚至可以在上大學時就結婚生子。但我們進入師專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不提倡談戀愛。當然,也有少數同學按耐不住激情,私底下悄悄墮入愛河。
作者(右二)在黨旗前宣誓
【不忘初心】
青春年華,最當珍惜。進入大學深造,是我青年時期歷煉提高、知識貯備、社會實踐最關鍵的幾年。經歷了拼搏與奮爭,也贏得了鮮花與掌聲,當然也伴有成長的苦惱與煎熬,如今回首那些逝去的時光,真正體會到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的陣痛與沉實。我把滿腔熱情揮灑在求知奮進的路上,揚起青春的風帆,勇當時代的弄潮兒,努力把人生的小舟駛向理想的彼岸。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在入校第二年舉辦的“五?四青年節”文藝演出中,我和王燕妮等代表宣傳部和文學社登臺表演節目小合唱《五月的花?!贰锻赖哪恪泛驮娎薯?。
中文系還有一門令其他系的學生羨慕不已的課程,就是欣賞世界名著電影,名正言順地看影視作品真是一種享受,不過每次都要寫觀影心得,這對我后來把主要精力放在文藝創作與評論方面也有關。
在師專要想向黨組織靠攏,謹記不能早戀。一旦被發現,黨票必定丟了。我們學生會在團委的領導下利用餐廳舉辦周末舞會,以豐富同學們的娛樂生活,有點微薄收入也用在大學生社會實踐等公益活動上。我不善交際應酬,一次集餐,多喝了幾杯啤酒,頭暈腦脹地去跳舞,可怎么也忍不住打酒嗝,弄得很尷尬,只好匆匆逃離舞場。我手笨腳笨,但還能覺察到學姐對我的好感,主動教我跳三步四步,我簡直就是在蹩腳走路,還經常踩到女伴的腳尖,她微笑著說沒關系,鼓勵我多走動走動就自然會了。但我因緊張過度而大汗淋漓,比干體力勞動還費勁,于是我有意回避去舞池,主動到門口賣票或安全巡視。
面對遲到的愛情,我選擇理性地割舍。臨近畢業時,我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中文系屈指可數的幾個佼佼者,但與戀愛擦肩而過,始終沒有“脫單”,心里隱隱感到抱憾。
剛參加工作那年,我24歲。在這一年,我的人生發生了重大轉變,一波三折,卻步步向好。領到畢業證后,我卷著鋪蓋回到陸良老家幫助父母干農活,接受命運的安排,準備到鄉村教書。一天,我正在地里擁包谷,村里用大喇叭通知我趕緊到地區文聯上班。受地區文聯委托,毛建橋老師親自到板橋跑一趟找我。簡單收拾了些衣物,我趕到文聯報到,但因師范院校的畢業生改行要繳6000元改行費和入城費。高額費用把我難倒了,只得忍痛放棄留曲機會,竟陰差陽錯進了報社當新聞記者。隨后在曲靖黨建編輯部、市文產辦綜合科、市委宣傳部研究室、市委辦秘書科等,主要從事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
而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在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之際,回首上大學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心底早已五味雜呈。那一個個閃亮的瞬間,那一段段難忘的記憶,充滿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對往昔時光的追溯,銘刻下我生命歷程中最鮮明的印痕。
同時祝愿在校的學弟學妹們珍惜大學時光,不負青春,不負韶華,系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與祖國共奮進,同時代共成長,用奮斗筑夢的生動實踐,邁出漫漫征程中堅實的第一步。
(作者單位:云南省曲靖市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