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用微信、不會網購、不會網上預約掛號......信息化時代飛速發展,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老年人帶來了“想用不會用”的“焦慮”。還有一些老年人會使用智能手機,但是大數據有時像“長了眼”,總是精準推送廣告、短信息,網上有不少老年人被騙的案例,讓老年人因“會用不敢用”被擋在“智慧”的大門之外。針對這些問題,曲靖市積極開展“智慧助老·銀齡樂行”系列活動,與老人并肩同行,一同破除“智慧焦慮”。
適老化課程,“基礎+高階”讓老人勇敢邁開步子
依托全市各級老年大學和老干部活動中心開設“智能手機+”課程,主要以智能手機基礎知識、應用程序使用、智能手機安全知識等基礎內容為主,幫助老年學員破除智能壁壘。同時,還針對老年人的最新需求,增設手機攝影、PS應用、手機短視頻剪輯等高階課程,助力老年人適應時代發展。全市共舉辦智能手機培訓班2000余場次,惠及3萬余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搭上“智能快車”,玩轉微信、抖音、淘寶,目前,曲靖市老年大學學員智能手機使用率達90%以上,部分學員甚至在抖音上成了“網紅”。
實戰化運用,“零距離”實踐解決后顧之憂
各級離退休干部工作者將“智慧服務”作為精準服務老同志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開展“智慧助老”進社區、進家門活動。在會澤縣堂瑯社區,志愿者們教老年人微信、網絡支付、地圖導航、網上掛號等技能,同時還經常入戶教社區老人使用智能家用電器,幫助他們共同融入“智慧生活”。曲靖市老年大學還“手把手”教老同志網上購買高鐵票、網上打車,與老同志一同乘坐高鐵“踏上智慧之旅”,讓大家體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和快樂。家住曲靖城區的張奶奶每周都要曲靖——昆明往返跑,她說“自從志愿者們教我學會了網上購票,我就不用早早的來車站買票了,在家輕輕松松就能搞定買票這件‘大事’”。
新型化防騙,“避坑指南”擦亮眼睛識別套路
為了引導老年人“智慧上網、科學用網”,全力保障信息時代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曲靖各級離退休干部工作部門多方發力,共同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各級老年大學開設“課前10分鐘”微課堂,普及金融知識和防詐小技巧,為學員送上“閉坑指南”,讓大家擦亮眼睛識別“套路”。在富源縣委老干部服務中心防詐防騙公共課上,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日常生活中的“中獎”詐騙、“保健品”詐騙等常見典型案例娓娓道來,向老年人宣講生活中非法吸存攬儲、養老領域金融詐騙、電信網絡詐騙以及最新的“AI”詐騙等手段,幫助老年人甄別各類不實信息、掌握防騙知識和技能,謹防詐騙套路和“陷阱”。
通訊員:陸梅